检察新闻
检察要闻
图片新闻
公示公告
关注微信公众号
检察要闻

【“新”•青年说】 在书中找到自己


发布时间:2024年09月20日


为有效探索青年干警培养路径

打造青年干警成长“快车道”

引导青年干警坚定理想信念

强化责任担当

建功检察事业

区检察院成立

“高新检•青澜”学堂

着力为青年干警搭建

学习交流 风采展示平台。




在书中找到自己

黄文怡



王阳明曾以“读书学圣贤”为人生第一等事,强调读书的目的是成圣成贤,成就道德意义上的理想人格。一直以来,我对读书的理解就是:在书中找到自己。进入检察队伍已经三个月,在这三个月内我参加了很多次培训学习,也熟悉了部门的相关工作。越是深入了解检察工作,越是意识到自己应该不断学习,拓宽知识半径。如何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,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,我认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“阅读”,对于读书,我有以下几点思考:

读什么书?作为检察机关的一员,首先就是要精读专业理论书,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,深入研究疑难复杂典型案例。这里的书不局限于出版书籍,也包括官方发布的一些意见、答疑,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工作实际来熟读深读。同时也要广泛涉猎其他类型的书籍,散文、小说、历史典籍等,再比如与检察工作息息相关的博弈论、心理学。开卷虽有益,但是书的质量良莠不齐,即使是一些大热的书籍,也不一定适合自己,因此对于选取的书籍要适合自己,不必强求自己读一本佶屈聱牙的书。

怎么读书?读书并不在多,重要的是读得彻底。“好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”,要通过读书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,可多读可少读,但不可不求甚解。《孟子》中提到“尽信书,则不如无书”,起于书籍,长于书籍,但万不可囿于书籍、止于书籍,不可将书中读到的观点或者以往的真理奉于神坛之上,要联系社会,发散思维。关于读书做笔记,每个人习惯不同,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,要在阅读中明白如何阅读,在求索中理解为何求索。

读书一定要有所收获吗?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,如果带着目标任务去读书,那我一定是想要有所得。但如果只是日常的读书休闲,这种收获无法定义。但读过的书带来的收获就犹如一条小溪,缓缓汇入生命的长河。刘岩《杂诗》中有云:“有书堆数仞,不如读盈寸”。因此,在想要读书的时候就去读书,不必过分在意能够从书中获得什么,只要拿起书开始读,就能够在不经意间充盈灵魂。

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:“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,形成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的浓厚氛围。作为一名检察干警,我希望通过读书拥有一个枝叶繁茂、花团锦簇的精神世界,在人生经历不够丰富时,将书籍作为世界的外延;经过后,让书籍成为世界的注脚。





投稿:黄文怡

编辑:李祎祯

终审:张素敏